4月27日,文化与创意学部举行高桌晚宴,邀请艺术家、“八方新气”陶瓷品牌创始人王侠军先生,为师生带来题为“转型与创新:谈创新的5个面向”的讲座。

20170427htb094

王侠军先生

晚宴由文化与创意学部助理教授David John Walters博士主持。出席嘉宾有UIC校长吴清辉教授、副校长张聪教授、协理副校长关利平教授、教务长李建会教授、文化与创意学部署理院长邱誌勇教 授、电影与电视专业课程主任麦莉娟教授、文化创意与管理专业课程主任吴佩仪博士等。

20170427htb12

晚宴嘉宾欢迎学生入场

主讲嘉宾王侠军先生针对演讲话题,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和转型总结了5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同时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也给学生提出了建议和寄望。

第一,理想。王先生表示,理想对人影响深远,它不仅可以为前进的道路指明方向,也可以让人变得充满激情。他鼓励学生,作为一个文化产业工作者,不妨更加勇敢的去怀抱一个理想,只有努力和尝试,才有机会成功。

第二,文化。他认为,一件艺术品应该传承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结合美学,让它可以跨越年份、辈分被代代相传。

第三,工艺。他坚持“不做最好,要做唯一”的信念,在每一种艺术创作中,力求精进,“吹毛求疵”,做出自己的独特性。他还提及,任何一个产品都要面临的问题,是如果要把产品做细做精,就必然无法满足市场大量的需求,但在他心中,产品的质量和工艺是永远不能被忽视的。

第四,时尚。他建议文化产业要顺应时代的潮流,艺术作品要有时代感,与时俱进。一成不变的艺术品已经不能满足大家的审美和实际需求,要将寓意和美感结合在一起,用现代的科技,让作品更加创新、精湛。

最后是专业。他认为,从事艺术创作,要作细,爱“钻牛角尖”,用一种专业的态度和技术,赢得社会的尊重。20170427htb07

 吴清辉校长赠王侠军先生纪念品

在提问环节上,来自大一媒体艺术与设计专业的庄为和大四电影电视专业的毕志燊分别向嘉宾提问,在文创工作 中,如何平衡美学与经济?和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瓶颈怎么办?面对这两个看似方向不同的问题,王先生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曾换过7 份工作,在学习电影、开照相馆、做广告策划的过程中,让他学会了要成功要多动手,在视觉影像中提高审美。后来,也做过文字编辑,这让他学习到了如何拿捏文 字的轻重。他表示,人要多学习,把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扩大,才能无形中提升自己的品味和深度,同时在遇到困难时,换个角度想,这样才能更好的平衡艺术和金 钱,更容易得到灵感,有新的发现。

20170427htb08 20170427htb01

学生提问

来自大四文化创意与管理专业的郑瀚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是中国有名的瓷都之一潮州,在关于陶瓷生产和创作转 型这个观念如何更好地被生产者接受,他向行家王先生讨教。王先生表示,其实生产陶瓷的方向不仅仅要依赖于市场,而是要从多方面思考,不要满足于现状。每一 个行业都应该在不同时期不断变换方式,力求创造更多成功。其实陶瓷的烧制温度并不仅仅在1300摄氏度,不同温度烧制的作品也会有不同特色,潮州的白云土 也可以在适合的温度展现它独特的魅力。同时,做人也一样,要乐于接受变化,从变化中发现自己的特色。

20170427htb05 20170427htb11

 高桌嘉宾与参与学生碰杯

20170427htb02

学生乐器演奏《睡莲》

下午,高桌晚宴前,王先生也为UIC师生带来一场名为“突围”的讲座,相比于高桌晚宴的演讲,王先生从文化传承展开至文化市场,与老师同学们分享了面对众多海外名瓷品牌,中国瓷器文化产业如何"突围",怎样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0170427wang2

“突围”主题讲座

王侠军谈及到中国瓷器文化产业与知名品牌的百年距离时表示,我们要着重于塑造品牌、打开通路、开发产品和形成团队,只有这样才能有资质与百年老店平起平坐,才能在残酷的竞争和这个高门槛儿的领域中崭露头角。

20170427wang3

王侠军谈及文化产业

此外,他具体提出"寻找区隔" 的方法来帮助中国瓷器文化产业"突围",即从文化、形式、质感的角度寻求突破。同时他认为瓷器文化创意产业的与时俱进很重要,可以从时代印记、美学风格、品牌定位、工艺革新以及团队共识的方面紧跟时代的潮流,以此实现"突围"。

   


王侠军先生从摄影师、演员、导演、美术指导到艺术家,在艺术领域扮演着不同角色,致力于发扬中华文化之美。 他的众多创作已被世界级的博物馆,如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梵蒂冈博物馆(Musei Vaticani)、美国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北京故宫博物馆等收藏。

他借助文化的推广、创意的内涵以及工艺的高度,带领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风潮。2003年他建立瓷器品牌“八方新气”,以独特的东方美学、优雅的中国哲学以及精湛的艺术工艺,为传统瓷器注入时代的自信、时尚的自在以及文化的自觉,重新诠释了现代美感在器物上的体现。

文:郑璟琳(大四 文化创意与管理)、解博涵(大一 公共关系与广告)

图:郑璟琳(大四 文化创意与管理)、王可言(大三 会计学)

(来源:新闻公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