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演讲嘉宾:余秋雨先生

演讲嘉宾简介: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市),汉族。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戏剧教育家。现任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企业联合馆文化总策划。早年在上海工作时曾担任上海市咨询策划顾问、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并获得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鲁迅文学奖、台湾白金作家奖等。

余秋雨先生在UIC第十六次高桌晚宴上的主题演讲

郭校长、各位学术界的朋友、老师、同学:

今天那么多年轻人,衣冠楚楚、漂漂亮亮的到这里来,你们可能不敢看我,但我可以仔细的看看你们。我刚才想起郭校长讲的一句话,“人生就是旅行。旅行经常需要一些陌生人的过路,才不会使旅行过于孤单。”今天晚上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聚会,我非常感谢联合国际学院让我有机会重新见到了几位好几年没见到的朋友。其它都是我今天新认识的朋友,你们一些人有我的书,刚刚我也签了很多名,这是一种不同方式的聚会。吃饭是聚会,听演讲是聚会,读书也是聚会,聚会的方式各种各样。因为是今天,谈到聚会这个词的时候,我就想起昨天四月二十三日,正式说来是世界读书日,我昨天晚上打开电视的时候,世界各地分布的电视都有关于阅读的采访。这让我非常感动,不管他讲的是法语、德语还是英文、日文,都在谈阅读,都在谈论着和我们每个人有关的事情。这就是一种聚会。阅读本身是一个最大最好的聚会,我们可以在书本里边找到我们精神交流的对象,我们和作者聚会,更重要的是,我们与思想聚会。

四月二十三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日子,西班牙的大作家塞万提斯在这一天去世,巧的是,莎士比亚的生日和去世的日子也在同一天。我在一篇文章里写到,莎士比亚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必定很幽默的问身边的人,今天是几号。别人告诉他今天是四月二十三日,他听后笑了一笑,他觉得连上帝都学会了编剧,把他的起点和终点都拉在一起了。莎士比亚的生日正好是他去世的日子,又是塞万提斯去世的日子,这有充分的理由,我们让它是“世界读书日”,他们去世的时间是四月二十三日,而且都是在1616年,德国有一个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在世界文化史上,有三个难以跨越的顶峰,那就是英国的莎士比亚、西班牙的塞万提斯、还有诗歌巨匠歌德。歌德比较晚,我们暂且不说。三座高峰里的两座在同一天里崩塌下来了,但是那一天全世界都没感觉,英国和西班牙那时正在打战。文化就是这样,在它发生的时候,人们可能不太有感觉,但是多年以后,西班牙和英国什么时候打完战我们也可能不太记得了,但全世界的人民都在纪念在这一天里去世的两个人。日本一个学者讲到这件事情的时候说,过了一年,中国有个伟大的文人也去世了,他叫汤显祖。后来经过考证,他把时间搞错了,不是再过一年,恰好也是在同一年,当然时间稍稍晚了一点点。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说,1616年,让地球失重。但是这是很多年以后我们才会感觉到的事情。

前两天英国法院有个奇怪的判决,说莎士比亚的剧本不是莎士比亚写的,我完全不同意这种判决,但是这个判决这么多年还在进行,这说明文化的力量。历史上说莎士比亚是一个没有读过大学的人,是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普通人根本不可能像他那样写出两万多个英文单词,写出那么多王公贵族的故事,所以他们断定,真正的作者必定是经过大学教育的。在这个问题上,我必须说一句,这种灵感,这种想象,说真的其实和学问关系不是很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里更多是研究,而不是期待,为什么联合国际学院要提出全人教育?就是要告诉大家,过去书本里的学问,并不能完全构筑一个长天大地,我们的人性以及文化的一些特征,都是不分国界、不分时空界限的,甚至跟我们的学分学位关系不大。

中国文化在当代世界上的价值,并不是只有古代的诗词和故事,这其实是一种保守主义和复古主义。我们不能继续高调宣扬,而是要寻找它的价值系统和中国方式,不是炫耀我们过去多么辉煌。中国文化灿烂辉煌,特别是在唐朝时期,它的文化盛世怎么说都不过分。唐朝的思维方式,也许可以为今天的中国文化提供一点参考。在唐高宗时期遇到波斯的求助,唐高宗采用一个难免让世人诟病的方式,他不直接派兵支持,而是帮助流亡中的波斯国王在疆域交界的地方建立一个王朝。当这个王朝又被阿拉伯攻占的时候,又把波斯国王接到朝廷里给一个官职。这其实是中庸之道,我们不讲谁胜谁败,总之波斯王室对唐朝是非常感谢的,而阿拉伯在战争之前就担心唐朝会派兵支持波斯,因为当时波斯与唐朝的关系很友好,但唐高宗最后采取的是这样一种中庸之道,反而让阿拉伯非常感动。所以就算后来我们和阿拉伯也发生过战争,但阿拉伯始终没有打到唐朝的地界上来。

我们看波斯人来到长安城之后,把他们的风俗和时尚都带到中国来,开创了唐朝服装的黄金时代,使得唐朝文化更加完整、多元。这样一种中庸之道,有人说是没有明确立场,其实有时候也不见得是件坏事。它不喜欢极端,但是把极端都观照到了。任何事情一定都有一个恰当的点,这个点我们可能暂时没发现,但不代表它就不存在。今天给年轻的同学们讲了一点我对文化的小小感觉,中庸之道在中国当代的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当然,中庸之道必须是建立在君子之道的基础上,因为只有君子来做这件事情,它才会是稳妥的。谢谢!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